你是在教內容?還是在創造體驗?



為什麼WeCoach 要將課程主題拆解成活動呢?


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!WeCoach 之所以將「課程主題拆解成活動」,背後有明確的教學邏輯與專業設計考量,以下是主要原因:

 

🎯 1. 轉化為具體行動,提升落地執行力

課程主題是抽象的、整體性的,活動則是具體的、可執行的。

  • 例如:「打造個人品牌」是一個大主題,但如果不拆解,很容易變成聽完就忘、學完不做。
  • 拆解成活動後,就會變成:
    • 撰寫品牌故事(📘日誌)
    • 分析目標客群(📝表單)
    • 拍攝介紹影片(🎥任務)
    • 建立社群頁面(行動)
  • 每一步都清楚明確,有產出、有回饋,讓學員持續有感前進

 

💡 2. 符合大腦學習機制,促進記憶與吸收

  • 大腦無法一次吸收太多資訊,**微學習(Microlearning**已被證明更有效。
  • 將課程內容設計成每日一小步(活動),可減少認知負擔、提升記憶率。
  • 每個活動都有單一明確目標,讓學員更容易掌握並完成。

 

📊 3. 方便追蹤與評估學員學習進度

  • 教練可根據每個活動的完成情況,即時看到哪些學生進度落後、哪些完成品質佳。
  • 相較於只看最終成績或結業問卷,活動設計讓你看得見過程、抓得住問題點
  • 平台可提供學員的學習報告,有助於後續優化與個別輔導。

 

🔁 4. 提升教學互動與參與度

  • 傳統線上課常見問題是「學生沒互動」「老師不知道學生學得怎樣」。
  • 活動設計讓學員要產出內容、做回應、交任務、參加討論,整體參與感提升。
  • 搭配 WeCoach 的提醒機制與即時對話,教練也能及時引導與激勵

 

🛠 5. 高度模組化與彈性應用

  • 每個活動就像一塊拼圖,可重複使用、重新排列組合,打造多種課程節奏。
  • 未來你可以輕鬆複製同一主題的活動用在不同課程,降低設計成本提高產能
  • 還可以根據不同學員需求做個別化調整(如一對一課程版本)。

 

以下示範一個常見主題的完整活動拆解流程:

 

🎯 課程主題示範:「建立個人品牌」

🎓 課程目標:

幫助學員明確定位、塑造專屬風格,建立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。

 

🗓 第一週主題:「找出你的品牌核心」

日期

子主題

對應活動設計(WeCoach 類型)

說明

Day 1

你是誰?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?

📝 表單:個人價值觀探索問卷

引導學員探索價值觀與信念

Day 2

品牌=人設?你想給人什麼印象?

📘 日誌:三個你想傳遞的形象關鍵字

建立自我風格關鍵詞

Day 3

誰是你的觀眾?

📝 表單:目標客群畫像設計

協助定義TA輪廓與痛點

Day 4

你的品牌故事是什麼?

🧠 白板:品牌故事草圖分享

引導撰寫故事脈絡、經歷與轉折

Day 5

Zoom直播:品牌與自我呈現

📅 Zoom:品牌形象診斷工作坊

線上講座與即時互動練習

Day 6

品牌口號與核心價值寫作

📘 日誌:一句話品牌標語練習

練習濃縮自我價值與風格

Day 7

週總結與反思

📝 表單:這週你發現了什麼?

整理學習重點,紀錄洞見

 

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?

  • 每天一個「可操作任務」,降低拖延與壓力
  • 每個活動都是學習歷程的輸出與產出
  • 教練可即時追蹤、回饋、引導學員進步
  • WeCoach 支援自動提醒與進度管理,提升執行效率


 總結一句話:

WeCoach 將課程主題拆解成活動,是為了讓教學變得「可行、可追蹤、可產出、可變現」!

這樣的活動導向學習設計,不僅讓學習更有效,也讓教練的服務更專業、更具價值!
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